您的位置: 首页 >农博消息
2019第七届成都村政论坛在天府农博园举行

来源:成都市新津区人民政府

日期:2019-11-22 14:09:33



      

      村政论坛作为成都村政学院链接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平台,举办以来,在为基层治理创新、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提供交流交融上取得了良好效应,受到国内广泛关注。

      11月15日,2019第七届成都村政论坛·走进中国天府农博园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以“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路径探索”为主题,聚焦乡村发展重点和痛点,探析未来发展路径,回应当下乡村振兴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重点和痛点,带动广大基层干部、创业者干事创业热情,共话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路径。

      中央党校知名专家学者,杭州市等部分省市基层干部代表,成都村政学院、新津县委党校联合办班参训学员,共计150余人参加论坛。成都村政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、教授邓蓉作了集体经济组织数据库、案例库暨课题发布,中央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石霞,蒲江县社区营造支持中心主任侯新渠分别作了“浅谈乡村治理”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探索”主旨演讲。

      本次论坛不仅有立意深远的“学术味”,还有现场体验的“生动范”。参会人员先后走进新津张河果园子社区、新津安西镇安西村,参观考察共享农庄、雪亮工程、儿童之家、安西路林盘等点位,深入了解天府农博园以“农博引领 乡村振兴”思路,推动农商文旅体科融合发展,打造以乡村为场景的新乡村产业生态圈的生动实践。参会人员一致表示,新津以中国天府农博园为依托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创新“互联网 共享经济”理念,探索“共享农庄”激活“空心村”的新模式,值得学习借鉴。

      论坛期间,成都村政学院与四川绿领乡村振兴培训学院(成都社区后备人才培训学院)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,与安西镇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,旨在进一步加强实践合作,共商对策、共话发展,共同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新路径。此外,论坛还设置了互动交流、专家答疑环节,给与会人员提供了直接高效的交流机会。

     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董艳玲:建议抓住两个“三”,一个“大三”,一个“小三”。“大三”有三大动力,分别为劳动、资本以及人和物结合的效率(全要素生产力);“小三”为技术创新、规模经济和管理创新。企业、产业在竞争当中,想要提高竞争力,需从这几方面加大关注和投入。

     上海市奉贤区张学峰:请问怎样拉动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,带动乡村振兴、村民致富?

     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石霞:乡村结合部的本身优势更多的在于区位、房屋资源,应该思考乡村营造,利用好村民闲置的空房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,打造近郊“短暂休闲驿站”。具体操作上,可通过公共空间打造、房屋提升改造、饮食特色创新、文化氛围营造等方式,为城市居民提供两小时内即可到达的半日或一日游消费圈。他们能在这儿感受到温馨、和谐、舒适,自然就愿意来这儿消费休闲。

      本届村政论坛,是农业理论研究界的一次饕餮盛宴,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次重要相聚。展望未来,农业将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、农村将是遍布机遇的发展蓝海、农民将是令人羡慕的吃香职业,“所有的生意回到农村,都值得再做一遍”将成为普遍共识。新津将借助本次论坛,继续紧跟时代步伐、反映乡村需求,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不断积蓄力量。